上周四,本報家居周刊就冬季裝修容易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調查與走訪。稿件引起不少讀者的關注,有些業主想了解冬季居室空氣質量方面的知識。
冬天,隨著天氣的變冷,人們為了保暖,除了用常規的取暖設施外,也會使用空調、暖風扇等取暖設備來保證居室的溫度,但室內溫度過高,甲醛等物質揮發速度也會急劇增加。怎么就能確保冬季居室空氣質量良好呢?針對業主們提出的問題,山西省室內裝飾協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,就冬天室內空氣質量而言,最有效的解決方法,還是正確開窗通風和保持居室的清潔。
冬季開窗通風選好時間點
很多人以為冬天氣溫低,有害氣體揮發變慢,所以家里的污染要少一些。其實,恰恰相反,冬天室內空氣質量可能比其他季節更差。一般來說,室外的空氣質量比室內好,常開窗換氣可以讓污濁空氣飄走,病毒、病菌也很難滋生和繁殖。除非是室外空氣質量很差的天氣,其他時間,開窗通風往往可有效地降低室內空氣污染指數。
城市大氣環境中,一天有兩個污染高峰和兩個相對清潔的低谷。污染高峰是日出前后和傍晚,相對清潔時段是上午10時前后和下午3時前后,在相對清潔的時候,適當開窗就能夠維持室內空氣的新鮮。
當然,并非開窗次數越多越好,因為冬季供暖,頻繁開窗會浪費能源,影響室內溫度的舒適度,因此需要掌握開窗的次數和每次開窗時間。如果房間比較小、室外有風和房屋南北通透的情況下,開窗時間可以短一些,如果房間比較大、且無對流通風結構、室外無風或室內外溫差小的情況下開窗時間可以長一些。如果是霧霾和風沙天氣,盡量不要選擇開窗通風。如果您居室的窗戶是直接對著馬路的,灰塵和污染相對比較多,盡量選擇在交通低峰段、車比較少的時候開窗換氣。
新房每次通風時間別太長
這位負責人說,如果您的居室是剛剛裝修的新房,冬季最好選在溫暖的午后通風,而且每次通風時間不要太長。因為,新裝修的房屋和家具里面的甲醛等化學性污染需要在20℃以上的條件下才能夠有效地揮發,所以冬季在室內外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,長時間通風不能夠起到消除裝修和家具污染、凈化空氣的作用,反而會使裝修后沒干透的墻面漆很容易被凍住,造成開春后墻面變色,木制漆變質甚至粉化。
除了上面所說的開窗減少室內空氣污染,保證室內的清潔也很重要,例如,暖氣片要經常打掃,保證清潔,因為如果有灰塵沾在暖氣片上,它就容易隨著溫度的升高蒸發在空氣中間,造成室內空氣中的灰塵含量增多,危害人體健康。同時,在室內清潔時,也要注意采用適當的方法來進行。如地面盡量用吸塵器打掃,抹布和拖把打濕后再擦桌子、拖地,拍打衣服上的灰塵或者被子的時候,要到室外去進行拍打,以免將室內的灰塵再次揚起。
冬季室內要適當加濕
冬天很多人早上起來都會感覺喉嚨很干,容易咳嗽,這是室內的濕度比較低引起的。雖然說濕度過高,容易造成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質溶于水汽,對人健康不利。但是如果濕度過低,室內過于干燥的話會加重揚塵現象,也讓人容易上火。因此,冬季需要對室內進行適當加濕。
除了使用加濕器外,也可以采取傳統的方法加濕,比如,在屋內放一盆水,使水分蒸發,在室內晾一些潮濕的衣服、毛巾,在室內擺放一些加濕植物等。有條件的消費者也可以在家里放上一臺空氣凈化器,值得注意的是,冬天在使用凈化器時,經常注意檢查空氣凈化器的內部清潔程度和過濾器狀態,及時更換過濾器,以避免二次污染。此外,空氣凈化器建議經常連續使用,不建議間歇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