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輪又一輪的冷空氣,讓人們對嚴寒的畏懼越來越強烈,上周,大部分人都在期待著暖氣的光臨 ,這周,大家都已經在家舒舒服服享受冬日里的溫暖了。不過,不是所有家都這么幸運能享受到暖氣,還有很多地方和家庭因為條件限制,只能用其他的取暖方式來營造一個暖烘烘的冬天。天冷了,你家怎么取暖?來說說冬季取暖的那些事兒吧!
經濟實惠型:浪漫二人組溫馨小幸福
取暖器材:暖手器、暖腳器、暖手套、暖手爐、取暖器、電熱毯;
價格:1500元左右;
取暖故事:“雖然我們每年的冬天過得都有點艱辛,但這都是在為以后住上更好更暖的房子做準備!”家住江西路上的王先生說起自己的冬天,非常感謝妻子常女士的寬容和愛。王先生和常女士都是從外地來青島的異鄉人,結婚以后,由于經濟不寬裕,只能先暫時租住在一套老房子中,房租一個月只有1000多元,非常便宜,但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暖氣。不過,各種取暖器材齊上陣的小兩口,也沒有讓自己過得太寒磣。“我們租住的房子面積很小,只有40多個平方米,所有的取暖設備,我們都是走到哪搬到哪。”王先生說,比如晚上回家吃完飯,他就和妻子把小太陽取暖器搬到客廳,睡覺時再推到臥室(臥室裝修效果圖),上網時就放在腳邊。另外,暖手器、暖腳器、熱水袋等東西也是一應俱全。“我們兩個只有睡覺在家中,晚上回家先把電熱毯打開,睡覺時也沒有太難過。”王先生說,這樣每個月電費也不高,但要注意的就是防火的問題,睡覺時一定要關掉電熱毯電源和小太陽。
溫暖舒適型:一家三口晚餐暖洋洋
取暖器材:柜式空調、掛式空調
價格:10000元左右;
取暖故事:不僅很多小兩口要忍受沒有暖氣的生活,很多一家三口也一樣要暫時忍受無暖氣的痛苦。家住江蘇路附近的張先生和家人,就為了孩子上學,在這附近租住房子,因為沒暖氣,想了不少取暖的方法。“因為我們在這是租住,覺得沒必要安壁掛爐什么的,走的時候也不好拆,又是老房子,很難安裝,所以就一橫心,干脆用空調吧,就是費電唄。”張先生說,為了讓孩子冬天不冷,他在臥室、客廳各安裝了一個空調,每次孩子放了學,就“火力全開”地開空調取暖,因為房子小空調大,每次家里都能迅速升溫。“一家三口能暖暖地坐在一起吃晚飯,這就足夠了。”張先生說,空調取暖當然也有很多弊端,一是太干,孩子幾次干得流鼻血,所以只能再弄一個加濕器幫忙,再就是溫度不均衡,沖著空調還行,離開就有點冷。還有一點就是太費電,一個取暖季節下來,差不多電費要比同樣面積供暖費貴出三成。
居家實用型:集中供暖既舒適又省錢
取暖器材:暖氣片;
價格:每年供暖費2000元左右;
取暖故事:終于住上了有暖氣的房子,家住福州北路的趙先生感覺十分幸福,之前,他一直和妻子居住在田家花園(花園裝修效果圖)的一個閣樓(閣樓裝修效果圖)上,因為沒有暖氣,沒少挨凍。“現在真的很幸福,所以我下班之后特別想回家。”趙先生說,之前用空調,每個供暖季的電費加起來差不多也要近3000元,因為妻子不上班開網店,白天在家里就要一直開著空調,電表真的是刷刷地轉。“今天一通知交供熱費,我就第一時間去銀行交上了。”趙先生說,算下來,90多平方米的房子供暖費2000元左右,他覺得真是太劃算了!
奢侈享受型:寒冷冬日笑靨如花綻放
取暖器材:熱水地暖;
價格:20000元以上 ;
取暖故事:家住萊蕪一路的張女士家,可謂十分奢侈,為了讓父母能享受到冬日里的溫暖,她可是下了很大的血本。“從我小時候,我們家就住在那,每年生爐子,真的很痛苦,又臟又不暖和,那時候我就想,什么時候我們家能用上暖氣就好了。”張女士說,后來她結婚搬出了家中,但父母一直住在這里,年紀越來越大,生爐子越來越不方便,母親的老寒腿也越發經不起折騰,今年張女士就花了2萬多元,給父母裝上了地暖。“我家100多平方米,我選了壁掛爐,安的是熱水的地暖,很方便,就是安裝費有點貴,裝上以后的費用就不算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