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于南方供暖的議題,專家給出的答案是,不適合集中供暖。那么,南方究竟適合不適合集中供暖?近日,貴陽市一小區冬季集中供暖試點成功,間接打破了專家的論斷。
據悉,貴陽的這個集中供暖試點小區,采用新技術,即污水源熱泵可再生能源技術結合分布式清潔能源技術,廣泛運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沉池排水,暗溝渠原生污水及江河湖海井地下水,電、鋼廠冷卻水和高耗能企業排放的廢棄水均可利用,可取代70%至75%的能源供暖,而室內溫度也基本保證穩定在18-20攝氏度。
若沒有上述資源可利用的地區,只要有天然氣的地區也可使用該技術,天然氣的使用率可從原來的43%提高到85%.
負責該小區的項目負責人稱,利用水源熱泵24小時循環集中供熱,一平方米每月價格不到5元,小區內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,每月供暖費用600元左右。與用電供暖比,相同面積的費用可節約40%左右。
據專業人士測算,若將貴陽市現有的城市污水及熱電廠冷卻水全部加以利用,可實現6200萬平方米建筑的集中供暖,其中污水源熱泵集中供暖為1100萬平方米,冷卻水為5100萬平方米,每年可節省燃煤186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411萬噸,減少煙塵排放量240億立方米。其運行費用比燃煤鍋爐年省3.1億元,比燃氣(油)鍋爐年省12.4億元,比電鍋爐年省18.6億元,每平方建筑供暖熱源建設費用至少每平方米可節省20元左右。
北京地區哪種供暖方式最劃算?</news_zx.asp?id=2000>
六種主流采暖方式環保節能大比較:/news_zx.asp?id=618